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,在体检中查出肺结节后,很多人会陷入恐慌,纠结是否需要手术。其实,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,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,处理方式差异很大。
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、边缘清楚或模糊、直径小于等于 3cm 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。首先要看肺结节的大小。一般来说,直径小于 5mm 的肺结节,恶性概率小于 1%,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马上手术。可以采取定期复查的方式,观察结节的变化。医生通常会建议在 3 - 6 个月后进行首次复查,如果结节没有变化,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。直径在 5 - 10mm 的肺结节,恶性概率在 5% - 15% 之间,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。除了定期复查胸部 CT 外,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,如 PET - CT 等,来进一步评估结节的性质。而直径大于 10mm 的肺结节,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,需要医生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是否手术。

肺结节的形态也是判断是否手术的重要依据。如果肺结节边缘光滑、形态规则,良性的可能性较大。但如果结节边缘有毛刺、分叶,或者出现胸膜牵拉征等表现,恶性的风险就会增加。磨玻璃结节是肺结节的一种特殊类型,纯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对较低,部分可能是炎症等良性病变导致的,可以先进行抗炎治疗后再复查。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,尤其是实性成分较多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,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,可能需要更积极地考虑手术。
患者的个人情况也会影响手术决策。如果患者年龄较大,有严重的基础疾病,如心脏病、糖尿病等,手术风险会相对较高,医生在决定是否手术时会更加谨慎。相反,如果患者年轻、身体状况较好,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强,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,手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。
查出肺结节后不要盲目恐慌,是否手术不能一概而论。要及时就医,让医生根据结节的大小、形态以及个人情况等综合判断,制定出最适合的处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