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体检报告里,“肺结节” 这个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,很多朔州的朋友看到它,心里就开始打鼓:这肺结节到底是啥?严不严重?需不需要治疗呢?今天,就跟着太原龙城中医医院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肺结节,其实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词。简单来讲,就是在做胸部 CT 等检查时,发现肺部有直径小于等于 3 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密度增高影。它就像肺部里的一个 “小疙瘩”,可以是单个出现,也可能多个一起出现。
肺结节根据大小、密度有不同的分类。从大小来看,小于 5 毫米的叫微小结节,5 到 10 毫米的是小结节,10 到 30 毫米则是大结节。一般来说,结节越小,良性的可能性越大。按照密度区分,有实性结节,在影像上是密度均匀的白色阴影;磨玻璃结节如同磨砂玻璃,呈半透明状;还有部分实性结节,兼具两者特点,而部分实性结节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。

那么,肺结节是怎么形成的呢?原因比较复杂。感染因素是一方面,比如肺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炎症,可能形成结节,经过抗结核治疗,有的结节会缩小甚至消失;曲霉菌等真菌感染肺部,也会产生结节样病变,免疫力低的人更容易中招。自身免疫性疾病,像类风湿关节炎、结节病等,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肺部组织,也能导致结节出现。另外,良性肿瘤以及肺癌早期,也可能表现为肺结节,长期吸烟、有肺癌家族史、接触石棉等致癌物质的人群,发现肺结节时要格外警惕。
发现肺结节后,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需不需要治疗。这得综合多方面判断。如果是良性的小结节,比如小于 6 毫米,且没有其他异常,一般不需要立即治疗,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复查胸部 CT,观察结节有没有变化。但要是结节较大,超过 8 毫米,或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结节增大、形态改变,比如边缘变得不规则、出现毛刺等,就需要进一步检查,像做增强 CT、PET - CT、支气管镜检查、经皮肺穿刺活检等,来明确结节性质。要是高度怀疑是恶性结节,就需要手术切除等治疗了。
朔州的朋友们,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肺结节,千万别慌,及时拿着检查报告到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挂号,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。医生会根据结节具体情况,给出最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案,帮您守护肺部健康。